800多年前,南宋理學家朱熹與心學家陸九淵、陸九齡兄弟相會于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鵝湖,就“理學”與“心學”展開辯論,史稱“鵝湖之會”?!白怨徘榇死?,至今山水有余光?!冰Z湖書院因“鵝湖之會”而興,盡管書院在歷史變遷中屢毀屢建,飽經坎坷,但當年于此點燃的思辨之火從未黯淡。
鵝湖書院不僅承載著賡續(xù)中國古代書院文化的重要使命,也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進程中重燃思想燈塔,為當代人筑起精神高地。
千古一辯
從鉛山縣城沿著書院大道向東出發(fā),路過一片田野與村莊,10余分鐘車程即可抵達鵝湖書院?!谤Z湖山下稻粱肥,豚柵雞棲半掩扉。桑柘影斜春社散,家家扶得醉人歸?!冰Z湖書院所在的鵝湖鎮(zhèn)自古就是典型的田園水鄉(xiāng)。
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
書院內,參天古樹、飛石小橋、白墻黛瓦、石碑楹聯(lián),共同構筑起一個文人墨客的世界。頭門門簪上一塊匾書“敦化育才”表明了書院的辦學宗旨。
鵝湖書院是中國儒家文化的傳承之地。南宋淳熙二年(1175年),浙東學派代表人物呂祖謙為了調和朱熹“理學”和陸九淵“心學”之間的理論分歧,使兩人的哲學觀點“會歸于一”,出面邀請陸九齡、陸九淵兄弟前來鉛山縣鵝湖與朱熹會面,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“鵝湖之會”,又被稱為“千古一辯”。
“鵝湖之會”辯論的中心議題是“教人之法”,陸家兄弟主張“先發(fā)明人之本心,反對多做讀書窮理之工夫,朱熹則強調格物致知,通過對外物的考察來啟發(fā)人的內心潛在良知。史料記載,辯論進行了3天,雙方各執(zhí)己見,互不相讓。朱熹事后回憶說:“始聽瑩于胸次,卒紛繳于談端?!笨梢娹q論現場氣氛之緊張激烈。
江西省政協(xié)理論研究會副會長程建平認為,“鵝湖之會”為中國文人在治學態(tài)度上樹立標桿,傳遞出一種可貴的治學精神,論辯中所產生的“貴和尚中、善解能容,厚德載物、和而不同”的思想一直為學人所推崇。
屢毀屢建
與江西的許多古代書院一樣,鵝湖書院飽經滄桑,屢毀屢建。宋朝末年,書院毀于戰(zhàn)火,元初遷址重建;元末,書院毀于兵火,明朝景泰四年在宋代舊址重建,書院更名為“鵝湖書院”。明朝萬歷初年,張居正廢天下書院,鵝湖書院再次被毀,后重建;明朝天啟年間,閹黨竊權下詔,毀天下書院,鵝湖書院亦在毀敗之列,直至崇禎年間重修,明亡后荒廢……
從江西省書院研究會常務理事葉正林提供的《簡述鵝湖書院27次歷史變遷》中可以看出,鵝湖書院在歷史上遭到多次毀壞,但歷代朝廷、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都十分重視鵝湖書院的維護、修繕與重建。
清朝康熙五十二年(1713年),桐鄉(xiāng)進士施德涵出任鉛山知縣,率領鄉(xiāng)紳、士子對鵝湖書院進行了規(guī)模宏大的修復、擴建。書院在3年后的春天竣工,其規(guī)模一直延續(xù)至今。
鵝湖書院內至今仍保留著不少明清碑刻,其中記載的內容折射了“鵝湖之辯”的歷史影響,也反映了鵝湖書院的歷史地位。例如,1454年,明朝大理寺少卿李奎在鵝湖書院修建完成后的碑文中說:“大江以西,古稱文獻之邦,書院之建不知有幾?惟鵝湖之名與白鹿洞書院并稱天下?!?/p>
現今的鵝湖書院重修于1983年6月,目前當地正在積極規(guī)劃鵝湖書院景區(qū)改造項目。
“鵝湖書院之所以每次都能涅槃重生,就在于朱陸之辯碰撞出的思想之火,賦予了鵝湖書院綿綿不絕的生命力,使其得以一次次重燃生命之火?!比~正林說,保護好這座歷史悠久、底蘊深厚的書院不僅是一種歷史使命,更是一種責任擔當。
在創(chuàng)新中傳承
開學季,鵝湖書院禮樂聲聲,莊嚴肅穆。上百名新開蒙的稚子們身著漢服,跟隨家長進入書院穿頭門、過牌坊、走狀元橋,進行“開筆禮”。
開筆,是中國古代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形式的稱謂,俗稱“破蒙”,古代讀書人只有開筆破蒙后方可入學讀書,因此被稱為“人生第一大禮”。在老師手把手的指導下,學童在描紅紙上寫下簡單而意義深遠的“人”字,寓意著要爭做一個正直的人、高尚的人、有修養(yǎng)的人、對社會有用的人。
“文化是書院的‘根’與‘魂’,鵝湖書院已成為新時代弘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載體和平臺。”葉正林認為,書院是古代傳承儒家思想的重要載體,是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傳播地,對當下民眾教化、干部教育是很好的補充與引導,也涵養(yǎng)了學風、學規(guī)乃至家風、家規(guī)、家訓。
針對中小學生學習和成長的特點,鵝湖書院近年來舉辦了拜師禮、少年吟誦會、辯論賽、朗誦比賽以及青少年書畫大賽等系列文化活動,讓學生得以了解鵝湖書院豐厚的人文歷史,感知書院文化的悠久魅力。
“在這里研學,當我身著宋式古裝行拜師禮的時候,心中頓時產生一種深深的敬仰之情,我明白了尊師重道的意義。作為青年學子,我們不僅要傳承好優(yōu)秀文化,更要入腦入心入行?!鄙橡堉袑W高三學生蔣超越說。
千古一辯慧古今,群賢滿座傳薪火。今年5月,全國各地百余位專家學者和知名企業(yè)家齊聚鉛山,參加“千古一辯”書院文化交流大會暨傳習江南行起筆儀式。與會的江蘇省文聯(lián)主席章劍華認為,在今天,書院不能僅僅作為傳統(tǒng)文化展示和傳承的窗口,更應轉化為書院的現代形態(tài),作為一種活態(tài)文化融入現代社會和人們的日常生活,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。
“鵝從天外飛來,藏修游息,返本開新,人文化成彌宇宙。湖自地心涌現,吞吐涵容,承先啟后,書院論道貫古今?!弊杂X肩負新文化使命,鵝湖書院正在孜孜探索新時代的書院文化守正創(chuàng)新之道。
半月談記者:賴星 /編輯:尤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