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月談評論員 楊有宗
“4.8分餐館經常踩坑,3.8分可能有驚喜”“報復性消費3.5分飯店”“評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”......近段時間,關于餐飲點評軟件評分失真的討論引發(fā)關注。一些消費者甚至制作攻略,按照評分反選,專門挑選評分低的店鋪消費。這折射出餐飲點評軟件評分體系失真的問題。
食無定味,適口者珍。一道菜品是否好吃,每位消費者都會有自己的偏好和答案。不過,一家餐館是否值得推薦,卻有著客觀標準。菜品質量穩(wěn)定、餐具整潔、服務熱情周到的店鋪自然會得到消費者的認可?;谑晨蛡冋鎸嵪M后的評價,為消費者提供參考,這正是餐飲點評軟件的初衷與使命。
然而,當消費者發(fā)現高分餐廳常常讓人失望,而一些低分小館卻能帶來意外的驚喜,餐飲點評軟件評分體系失真之感就顯得愈發(fā)強烈。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:
一方面,商家通過誘導性促銷和內部考核機制操縱消費者好評,導致餐飲店鋪評分系統(tǒng)失真。部分商家看準了點評軟件評分體系的漏洞,以“5星好評送飲料”“曬單送甜品”“收藏打卡可以打折”等“促銷”手段,引導消費者給出店鋪好評;有的餐飲店鋪服務員還會背上“好評任務”,比如一天要索要5個好評等,甚至有服務員會索要消費者手機,自己操作拍照、寫好評;有的連鎖餐館還搞起了“大比武”,對每個分店在點評軟件的評論、打卡、收藏等數據進行考核。消費者的好評,不是來自真實的消費體驗,而是為了要贈品,或者為了幫助服務員完成任務,如此一通操作下來,餐飲店鋪的評分失真也就不足為奇。
另一方面,商家利用刷單和刪差評服務,批量注水,人為操縱餐飲店鋪評分。有商家表示,除了找客戶索要好評,還可以通過“專業(yè)人士”刷單來實現“灌水高分”。在部分電商平臺搜索“口碑提升”關鍵詞可以看到,一些商家宣稱,僅花費三四百元即可將餐飲店鋪評分提升至4.7分或4.8分,還有商家宣稱,可以實現“每天穩(wěn)定不掉分”。除了刷好評,有的商家宣稱可以幫助餐飲店鋪“刪差評”?!八纬葱拧?,已成為一條不小的黑灰色產業(yè)鏈。
當評分失真,受傷的不只是消費者。首先,餐飲店鋪會被迫卷入這場“提升分數”的“內卷”之中。別的店鋪刷分你不刷,這會讓餐飲商家擔心,自己會淹沒在評分榜單之中。其次,點評軟件因信任危機導致自身信譽受損。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,互聯網經濟尤其如此。當消費者對平臺給出的分數存疑時,自然也會對點評軟件投下不信任票。
讓評分回歸客觀真實,需要各方擔負起責任。于餐飲商家而言,“別人都刷”不應成為刷分、索要好評的理由,更應堅守商業(yè)倫理底線。于點評平臺而言,要增強技術手段,識別真實的消費者評價,甄別虛假評價和刷單評價。于消費者而言,更應該基于自身的真實體驗,對餐館給出客觀真實的分數。只有各方合力才能構建客觀、真實、健康的消費點評生態(tài),讓失真的評分體系回歸正常。
編輯:褚孝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