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遺產,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。
世界文化遺產云岡石窟,是一部鐫刻在石頭上的史書。
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6月8日,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里,感受中華文明的開放包容。
1500多年前,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權統(tǒng)一北方,推行漢化政策,漢族與少數(shù)民族文化以及外來文化加速融合。來自四面八方的工匠齊聚都城平城(今山西大同),用斧鑿將那個年代的多元交融與兼容并蓄“鑿”進石窟中。
云岡石窟吞吐萬匯、兼納遠近。專家認為,59000余尊造像分為早、中、晚三期,石刻造像風格的變化,展現(xiàn)了西來像法逐步中國化、世俗化的演變過程。
走進云岡石窟,異域風情的臉龐、裝束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。
頭頂羽冠面目端莊的東方形象、頭戴鮮卑帽的供養(yǎng)者、北方少數(shù)民族的索頭辮發(fā)、歐羅巴式的西方面貌……無不是多民族大融合而形成的藝術表達。
絲路漫漫,胡樂聲聲。根據(jù)相關統(tǒng)計,云岡石窟20余個洞窟500多件樂器造像中,胡樂器出現(xiàn)頻率非常高,對此后隋唐時期胡漢音樂的深度融合起到開拓奠基作用。
在粗獷豪放的北魏時期,這樣交匯雜糅的樂器組合到底能奏出怎樣的音律,今人已無法想象。但美美與共的大同之美或能觸動現(xiàn)代人的創(chuàng)作靈感。
在云岡這座藝術殿堂,東西方建筑文化也在這里融合發(fā)展。
或莊嚴睿智,或慈祥喜悅,或豐盈自在,或熱烈開懷,或可愛呆萌,或大徹大悟……
笑,在云岡石窟得到淋漓盡致的呈現(xiàn),溫潤了冰冷的石窟,溫暖了沉寂的歷史。從云岡石窟一個個愉悅的表情中,我們感受到了北魏平城時代的繁榮強盛,更感受到了中華民族開放包容胸懷下的文化自信。
云岡藝術在吸收、融合中不斷創(chuàng)新、變化
展現(xiàn)在我們眼前的
是一座集歷史、文化、藝術于一體的寶庫
是積極進取、追求卓越的民族性格
更是兼容并包、自信從容的時代精神
一眼千年
世界在這里“大同”
監(jiān)制:胡國香
終審:張煥
記者:王菲菲 王學濤
設計:王宇軒
編輯:王晶晶 孟潔
學術指導:
云岡研究院文博研究館員 王恒
山西大同大學音樂學院院長 吳巧云
山西省古建筑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研究員 王春波
文物圖片來源:云岡研究院
新華社新媒體中心
新華社山西分社
聯(lián)合出品